人工智能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而来。上篇我们报道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市工业领域的应用,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如同这场春雨,悄然滋润着全社会各个领域,影响着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说在工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是“超级工人”“智慧工程师”,那么在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它则化身“智慧教师”“智慧医生”“智慧交警”……在柳州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人工智能正释放着无限可能。
“对我们来说,人工智能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它已融入我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20日,在柳州高级中学柳南校区,高三学生梁佳铖告诉记者,体育课上,智慧体育系统能通过人脸识别,自动帮同学们记录跳绳数据;英语课上,星火教师助手不仅可以跟同学们进行口语交流,还能批改英语作文并给出评价。“我参与拍摄制作校园宣传片时,撰写文案和视频剪辑过程也用到相关的人工智能软件,操作快捷又方便。”梁佳铖说。
“丰富的应用场景,让学生们快速接受科技新生活,更好地借助人工智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柳高信息老师黄秋萍告诉记者,学校还组建了AI科技社,历届学生多次在国家、自治区比赛中获奖;通过信息技术课程,老师们也会将更多人工智能的前沿知识、技术变革信息传递给学生,这对学生们发现自身亮点、规划未来人生都有帮助。
据悉,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依托AI智慧教育平台,建立人工智能教育共同体,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目前,全市人工智能教育已面向70余所中小学校铺开,累计投入近亿元,Kaiyun电竞在试点学校建设人工智能实验室,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常态化开展人工智能、机器人教育等课程。
在市东环路小学人工智能课堂上,学生们在科创老师的带领下练习编程。(资料图 全媒体记者 黎寒池 摄)
2月19日,在柳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借助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几秒钟便筛选出一名患者的肺部CT图像有2个肺结节,并清晰地标记出2处肺部结节的位置、大小、密度,初步分辨良性、恶性,自动生成数据,供医生参考。
“AI辅助诊断系统十分灵敏,能够揪出2至3毫米大小的肺结节。筛查结果出来后,再由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诊断,让肺结节筛查更精准。”放射科主任张卫表示,此前,仅凭医生人眼识别、人工测量,一张肺部CT的影像诊断需要10分钟以上。2020年4月,科室引进AI辅助诊断系统,可自动识别成百上千帧图像中的肺结节,极大减少了微小结节的漏诊,成为医生的“好助手”。
张卫介绍,除了肺部结节筛查外,科室还将AI应用于脑灌注、冠脉、骨折、骨龄等多种疾病的辅助诊断,推动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的提升,更精准高效地服务患者。
柳州市人民医院用人工智能赋能医疗服务的举措不仅于此。该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刘文介绍,医院已完成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并计划在血液内科、医学检验科等科室开展探索性研究应用。目前,由医院自主研发的、基于DeepSeek的细胞识别分析系统已具雏形,预计于3月中旬进行测试并上线使用。
21日,记者走进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监控指挥中心看到,巨大的屏幕上,数据滚动更新,地图点位闪烁移动,充满了未来科技感。“这就是我们柳州的‘交通大脑’,每天能更新几亿条数据,这些数据是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的核心基础。”交警支队监控中心大队长龙海勇介绍。
我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位居全国前列,这意味着柳州的智慧交通体系可以掌握更多更丰富的交通数据。“通过智能分析,我们可以预测交通高峰点位,提前安排疏导、精准决策部署信号灯配时等,极大缓解交通拥堵情况;根据事故数据,可以优化交通设施,加强警力布局等,近年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龙海勇表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库的“矿藏”还在不断被挖掘,比如一键智慧停车、公共交通运力调度决策等,让百姓享受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出行便利。
刘文表示,下一步,医院还将在智能问诊、健康档案管理、出院随访、医疗数据利用等医疗服务场景应用AI技术,推动科研创新和管理革新,为患者提供更智慧、更高效、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未来,我校还将探索将DeepSeek接入智慧校园体系,打造‘智慧心理老师’等,让学生们可以跟人工智能畅所欲言,帮助解决心理问题和困惑。”黄秋萍说。
市发展改革委产业和高技术发展科科长徐文歆表示,在城市管理和民生发展领域,除了在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还被逐步应用于我市智能交通、智慧安防、环境监测等城市管理项目中,在政务领域的“一网通办”平台,则引入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优化市民服务……接下来,我市将加快应用场景建设,构建全社会领域的智慧化生态圈。
标题:挖掘无限可能 打造智慧生态圈——柳州拥抱人工智能时代观察(二)
链接:https://www.ksrongchuan.com/kaiyundianjingdongtai/youxigonglue/1014.html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邮件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