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算力平权”向“智算平权”跃迁 国产AI算力生态崛起
4月10日至4月11日,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以下简称“云智算大会”)举行,中国移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会议期间表示:“‘由云向智’成为大势所趋。”
当下,以数智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算力成为新基础设施和基础能源,人工智能成为新生产工具,推动经济社会从“互联网+”“5G+”向“AI+”加速转变,为算网基础设施演进提出新要求。
面对这场变革,杨杰认为,随着AI“规模效应”持续深化,算力“回弹效应”加速显现以及连接“加速效应”不断拓展,算网基础设施将呈现结构性、深层次的变革。算力网络的核心载体由传统的“云计算”向云和AI深度融合的“云智算”升级。
从“云计算”迈向“云智算”,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还需迈过哪几道坎?《证券日报》记者在云智算大会上采访了解到,云智算产业链相关企业颇为关注如何进一步攻克生态、产能及安全等瓶颈。
目前来看,中国移动已经实现通用算力泛在部署,拓展国家八大算力枢纽节点覆盖广度和深度,算力服务器规模超100万台。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以及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亦持续加强算力泛在布局。
在此期间,通用算力成本快速下降,推动相关应用爆发式增长,“算力平权”已愈发清晰。同时,从“算力平权”向“智算平权”的跃迁趋势也渐趋明朗。
此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计算力方面,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
各地陆续出台政策,加码智能算力建设。比如,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上海市关于促进智算云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上海市智算云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云边端协同、产业链条完备的生态体系基本形成。智算规模力争达到200EFLOPS,其中自主可控算力占比超70%。
“未来3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长超2.5倍,年均复合增速近40%;同期推理算力年复合增速将达到训练算力的近4倍,到2028年,推理算力规模将超过训练算力规模。”杨杰表示,中国移动将建设超大规模的“算力工厂”,推动万卡级、千卡级智算中心的倍增扩容,积极开展十万卡智算中心前瞻研究,形成“中心集约、边缘泛在、中训边推、训推一体”的智算体系。
面对新的发展态势,三大运营商均已明确表示今年将加大算力投资力度,同时对于人工智能推理算力的投资进行了专项安排。
具体来看,2025年中国移动计划将算力投资由2024年的371亿元增长至2025年计划的373亿元,同时对推理资源的投资不设上限。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相关负责人在此前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将于2025年加码算力投资。今年中国电信算力投资将根据需求灵活调整不设限。中国联通亦为人工智能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专项作了特别预算安排。
记者在此次云智算大会上了解到,中国移动已建成全国首个“四算合一”算力网络调度平台。“四算合一”是指将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和量子算力四种计算能力融合的算力体系。
据了解,该算力网络调度平台可以支持每天上亿次的算力调用,能调度全国六分之一的算力规模,算网一体化效率提升20%。平台自有智算中心的芯片国产化率超过90%,兼容8种国产AI芯片。
此外,从过往陆续实现投产的万卡集群来看,智算中心AI芯片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去年8月份,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哈尔滨)宣布投产。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哈尔滨)是全球运营商最大单集群智算中心,单集群拥有超过1.8万张AI加速卡。据悉,该万卡集群已实现AI芯片国产化率100%。
同年4月份,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呼和浩特)宣布投产。该智算中心部署了近2万张AI加速卡,AI芯片国产化率超85%。
另据记者从此次云智算大会了解到,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尔线程”)正在与中国移动稳步推进多项合作。
摩尔线程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摩尔线程开发了全功能GPU OAM模组(开放加速模组),能够支持包括FP8(一种8位浮点数格式,主要用于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在内的多种计算精度以及异构GPU管理,能够更好地满足万卡算力集群。
上海壁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壁仞科技”)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公司携手中国移动等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了通用异构混合并行训练系统——“芯合”异构混合并行训练系统1.0,能够解决大模型异构算力孤岛难题,支持异构GPU统一管理,能够帮助万卡集群实现对多家厂商GPU资源的统一调度、分配和监控,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计算效率。
壁仞科技方面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与中国移动等产业链的合作伙伴共同推进智算异构混训系统的创新与建设,支撑更多业务场景、支持更大参数规模模型、支持更大规模异构集群、融通更多异构芯片。
国产AI芯片生态逐步完善。中国移动在此次云智算大会上发布了智算互联GSE(全调度以太网)和OISA(全向智感互联)产业链攻坚计划,秉承标准开放,合作共赢的原则,凝聚产业共识,打造一个高性能、低时延、无阻塞的GPU机间互联生态。
记者在云智算大会上了解到,为了降低迁移成本,摩尔线程等国产AI芯片设计企业开发的GPU架构已经能够高度兼容英伟达CUDA生态,开发者能够更高效地将基于CUDA开发的程序代码迁移至国产GPU平台。
摩尔线程相关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国产AI芯片生态正在走向繁荣。“今年我们计划通过加强宣传以及与高校合作等方式,为MUSA争取数万名开发者。”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开云电竞官方网站“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中国自己的AI芯片生态。英伟达CUDA生态已经经营了十八年,全球有500万开发者,摩尔线程才成立四年多,我们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前行。我们相信国产AI芯片生态一定会进一步繁荣,但这个目标的实现仍需时间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努力。”
目前来看,国内芯片制造企业正在持续增加在先进制程工艺研发上的投入,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一些企业专注于特定类型的AI芯片研发,亦取得了显著成果;国内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加速产品的研发和上市。
今年2月份《中关村科学城集成电路流片补贴申报指南》发布,面向北京市海淀区从事集成电路设计业务的企业,支持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开展多项目晶圆(MPW)或工程产品首轮流片(全掩膜),单个企业补贴最高1500万元。此外,今年以来,广东省、湖南省等地陆续发布相关政策,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力量。从传统制造业到现代服务业...
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