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东莞按下AI+教育“快进键”
从AI赋能的互动课堂到精准教学的新模式,从学生学习数据的深度挖掘到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推广,人工智能正悄然改变着教育教学模式。部署上线DeepSeek、开展教师赋能培训、体育课上线“AI老师”……东莞正紧跟时代步伐,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探索,让教学更高效、精准,推进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开学伊始,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等学校率先行动,部署上线了“满血版”DeepSeek,全面升级教学平台,探索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路径,引领智慧校园建设的新浪潮。
作为国内首个常态化接入多款主流大模型的公办中学平台,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问学云平台于2023年5月正式上线,开启了一场数智赋能的学习方式变革。平台设置“问题探究”“学情驿站”“AI互动”“热搜榜”等板块,面向校内3000多名师生开放。此次升级,平台全量接入DeepSeek-R1(671B满血版),让技术更上一层楼。671B参数的顶级AI大脑秒级解析学术难题,从复杂的学术问题到日常生活的小疑问,通过AI问学,启发思考,推动自主学习。AI还可以深度追踪学习轨迹,发现感兴趣和契合需求的个性化学习资源,促进知识的有效传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创造力。从多模态常态化运行到全场景AI深度整合,问学平台的全面升级为学生打造了全天候、全方位的智能学习伙伴。
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的“横实超级大脑”于上月正式上线,同步部署至全校所有终端,实现了学生和教师随时可问、随时可学、随处可学、随心可学的目标。如今,“横实超级大脑”不仅是一个大模型平台,更是一个智能化生态系统,围绕着学科教学、德育常规、教学教研、校园安全、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Kaiyun电竞通过最先进的大模型技术提升学生学习和教师工作效率。学校每位学生和老师都有一个专属账号,可以免费访问包括DeepSeek在内的多个先进大模型应用。此外,横实学校上线AI自习室,同步更新对话监督模块和学科资源,平台还配备了后台监管功能,管理员或教师登录账号后,即可查看学生的对话记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以便做出相应的指导和支持。下一步,横实学校将通过人脸识别验证、text2sql、RAG等多项技术,构建专属于每个学生的个人知识库和成长档案。
近日,市教育局在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举办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与DeepSeek教育教学应用专题培训会”。来自全市各镇街教育管理中心、学校的736名信息化负责人和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智慧教育的未来。培训会围绕“政策解读、技术赋能、案例分享”三大模块展开,系统讲解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DeepSeek的应用,并明确了下一阶段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应用的重点方向。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陈月强为大家带来了《把握时代方向,聚焦重点任务,共创智慧教育新未来》专题报告,他鼓励教师们主动拥抱新技术,将国家平台资源与AI深度融合,探索个性化教学的新方法,为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积累经验。
东莞各校也纷纷开展了教师赋能培训,推动教师从“经验型”向“智慧型”转型。在东莞中学,信息技术科组教师丘韶科结合当前最火的AI模型——DeepSeek,向教职工们普及AI模型的原理及应用。丘韶科表示:“AI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率,还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技术赋能的教学与培训,让更多教职工学会运用AI技术赋能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通过深度求索AI技术,帮助教师“透视”学生的学习漏洞。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焦建利为全校教师带来了一场题为《INSIGHT框架让学生用DeepSeek深度求索》的精彩讲座。在培训中,焦建利现场演示,将学生错题输入DeepSeek,AI即刻分析错误根源,并推荐同类题型强化训练。一名教师感慨:“以前备课全凭经验,现在有了AI帮忙,不仅省时省力,还让教学更高质量、更有针对性。”
虎门镇博涌小学则邀请了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王征,指导教师用AI生成课件、设计互动游戏,甚至创建“数字人”辅助教学。一名参训教师在培训心得中写道:“AI不是替代教师,而是让教师从重复劳动中解放,专注创新与育人。”
AI正在重塑教育教学方式,教师学习人工智能技术,既是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推动教育迈向更加智能化、精准化的未来。
近期,一场别开生面的人工智能体育教育示范活动在东城外国语小学举行,向全市体育教师和教研员展示了科技赋能体育教育的创新成果,这也标志着东城街道在全省率先打造“人工智能+体育教育”示范工程。本次活动通过四大创新技术引擎,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智慧体育生态系统,让AI赋能体育教育,助力学生实现每天不低于2小时的体育锻炼目标。
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主要依靠经验和肉眼观察来评估学生运动表现,难以捕捉瞬间的细微动作,更无法精准量化运动过程。在操场区展示的50米短跑智能检测系统中,系统通过部署在起点、中点和终点的高精度摄像头,构建了完整的视觉监测网络。当学生站上起跑线,系统立即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自动完成身份识别,无须任何人工干预。学生只需举手示意,系统便自动启动计时,大幅提升了测试效率。
体测一体机也提供了自主训练功能。这套系统不仅支持跳绳和仰卧起坐的双模式切换,还能进行举手自主开启训练。同时,AI视觉引擎能实时捕捉学生的运动姿态,与标准动作模型进行比对分析,即时提供动作纠正建议。
在整个展示活动的核心位置,一块巨大的数据可视化屏幕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是“智慧校园体育与健康管理平台”,为学校管理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数据洞察能力。平台左侧区域展示学生的基础体质健康数据概览,包括身高、体重、BMI指数等关键指标,帮助学校快速了解学生群体的整体体格发育状况。右侧则呈现更加精细化的运动数据分析,通过对国家体质测试项目及校本特色运动项目的数据挖掘,为每个学生绘制出个性化的“运动画像”,帮助学校发现运动不足的学生群体,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东城外国语小学体育科组长赖俊杰表示:“以前一个项目需要40分钟测试,现在基本上10分钟可以完成。收集的学生数据经过整理分析后,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去管理课堂,从而更科学有效地去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
为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东城街道已在16所公办学校同步实施了智慧体测项目,借助AI赋能学校体育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