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指令就能模拟出加梯后的实景。”近日,小区加梯项目推进如火如荼,居民心中总有种种担忧,宁波镇海招宝山街道总浦桥社区社工小徐仅用一条15秒的视频,就解决了负责片区居民李阿姨“甜蜜的烦恼”。
只见小徐在DeepSeek界面上传了小区实景图、电梯设计图、居民楼数据等图片信息,并辅助输入指令。3分钟,一条小区电梯加装360°VR全景模拟视频让李阿姨连连点头,“任何描述都不如‘眼见为实’,这下我彻底安心了。”
这份让居民“眼见为实”的安心,源自小徐在招宝山街道AI赋能特训营中的“学有所得”。据悉,在日前举办的特训营首期实训课堂上,11组社工学员围绕基层工作提炼出的群众矛盾纠纷常见问题,利用AI工具总结出一套套“解纷方案”。
根据实训成效,特训营还将汇编讨论成果,形成《新时代群众矛盾调解工作通用实务手册》并下发各个社区,帮助新进年轻社工在村社换届即将到来之际快速提升实务技能。“在主动思考的基础上,辅以AI解决问题,这大大降低了基层治理的难度,也提升了工作质量。”这是首期课程结课后,车站路社区社工小顾发出的感慨。
据了解,该特训营是招宝山街道2025年全新推出的“社工专属课程”,通过AI+实训、AI+写作、AI+新媒体等创新课堂实施“双培双带”计划,即党员干部“专业”“实战”双培养、“导师”“科技”双帮带,在AI特训中培养党员干部专业能力,提升技术骨干政治素养,融合推进党建业务。这也是招宝山街道在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作为镇海区基层党建创新试点,我们已将AI技术应用纳入‘红领智治’工程,构建起了‘1+3+N’数字赋能体系。”招宝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1+3+N”数字赋能体系即建立1个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作为智慧治理中枢,将AI技术应用纳入“书记领办项目”,通过晨间党建理论+夜间数字技能的“晨读夜学”课堂、传帮带“青蓝结对”及“揭榜挂帅”攻坚实训等三大能力培养机制,融合开发18项数字化应用,全面赋能基层治理。
这套“新”意满满的数字赋能体系,也让学习AI、应用AI,这种学用结合的方式成为了小徐、小顾等社区干部们的“基层治理好拍档”。
同样在总浦桥社区,社区党委书记当“组长”、社工做“包干员”的智能水表项目便得益于“青蓝结对”。65户高龄老人的水表被接入由AI技术“主导”的智能水表守护系统中,专人负责、实时监测,任何“不寻常”都会被捕捉,经系统主动推送至社工桌前研判。
再譬如,西门社区党委书记组建了一支“银发数字管家”团队。借助AI分类治理系统,2.3万条居民数据被接入分析。空巢老人、新就业群体等6类重点人群被自动识别,“红色代办”“共享客厅”等服务实现“个性化”供给。据统计,依托AI分类治理系统,西门社区已推出“个性化”服务14项,服务惠及逾5000人次。
“以前办事要跑好几趟,现在党员志愿者带着智能终端上门,问题当场就能解决。”居民王大爷的感慨,折射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下的“温度”与“速度”。开云电竞网
从“经验决策”到“数据决策”、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警”、从“单兵作战”到“协同治理”,招宝山街道的实践印证了基层党建与数字治理深度融合的广阔前景。接下来,该街道将依托AI赋能特训营开展更多课程,淬炼社工能力素养。(朱涵、王梦阳、俞梦婷)
标题:宁波招宝山街道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链接:https://www.ksrongchuan.com/kaiyundianjingdongtai/youxizixun/1773.html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邮件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