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手臂的机器人 从科幻走进现实
2025年蛇年春晚,一群“扭秧歌”的人形机器人引爆全网。它们灵活的动作、拟人的交互,不仅让观众惊叹,更揭开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的序幕。
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突破,在于“具身智能”它不再是执行固定程序的工具,而是能感知环境、自主决策的“生命体”。
日前,“民企显身手奋进正当时”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石景山区的两家企业。其中一家就是做超轻量仿人机械臂的企业,而采访地点周边在一周前恰好是中国科幻大会的会场。
北京青年报记者通过现场采访,发现这个曾被视作“科幻”的领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走进现实。
睿尔曼是一家专注于超轻量仿人机械臂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市石景山首特产业园,年综合产能20000台以上。
睿尔曼是全球首家定义超轻量仿人机械臂的企业,打造出超轻量化、柔性化、类人形、超高性价比、安全高效且低使用门槛的机械臂产品。为了保证机械臂更加贴近普通用户的使用场景,睿尔曼对核心零部件采用了全链路、强耦合的设计方式。与传统机械臂相比,同等负载能力的情况下,睿尔曼超轻量仿人机械臂在重量上减轻了约3/4,这种显著优势在市场中独树一帜,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对机械臂精准、灵活、轻便操作的需求。在刚刚过去的中国科幻大会上,睿尔曼充分展示了公司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创新实力。在大会现场,睿尔曼展出了具身双臂升降机器人。RM65系列的超轻量仿人机械臂,一体化结构的控制器与机械臂总重量仅7.2公斤,额定负载5公斤,峰值负载10公斤以上,工作半径达610至638.5毫米,拥有超高的负载自重比,使其在众多应用场景中表现出色。
由七个关节连接而成的手臂宛如力控精准的“大力士”,其最大负载能力达10公斤,重复定位精度突破至0.05毫米。睿尔曼智能科技公司生态运营总监崔豪以“淘金时代卖铲人”作比,早在2018年人工智能浪潮初现端倪时,公司便前瞻性布局超轻量仿人机械臂领域。如今公司的一体化关节已出口至美国等全球多个市场,以超50%的市场占有率领跑行业。
另外,嵌入式同构多核控制系统,体积轻巧,将一体化控制器全部集成于机械臂底部。除硬件本身外,睿尔曼自研的运动学算法和动力学算法与机械臂高度耦合,保证内置的低成本嵌入式控制器系统能够同时稳定运行运动学、动力学、逻辑处理、用户接口、安全监控等所有功能,保持了机械臂柔性、稳定、易操作等特点,又具备强大的扩展能力和无线通信功能。
机械臂智能化是趋势也是机遇,针对这样庞大的市场机会,睿尔曼前瞻性地设立了AILabs探索“具身AI”,建立了VRI平台,让机械臂成为了虚拟和现实交互的入口,目前已经实现多个场景下的实际应用,短时间内已经有一系列双臂复合机器人、双臂升降机器人、单臂复合机器人、复合升降机器人等应用解决方案。睿尔曼深知具身智能落地关键在于“用”,瓶颈是缺乏合适通用本体及规模化应用。由睿尔曼联合AI生态先锋于2023年2月建立全球GPR(GeneralPurposeRobot)开源联盟,2024年联合发布的移动复合机器人开发平台,携手各方开源数据、共享科技成果。
曾领投睿尔曼A+融资的科沃斯集团CFO马建军这样评价睿尔曼团队:“这是中国协作机械臂领域最早的探索者之一,定义了超轻量仿人机械臂,实现了从底层核心零部件到整机的完全正向研发,并在负载自重比等方面超越传统方案。在AI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看好睿尔曼在商业服务和家庭场景的潜能,并看好其在工业场景中对传统工业、协作机器人的补足。”
目前,真正能完成执行动作的“仿人机械臂”仍存在巨大市场空缺。前段时间,OpenAI创业基金宣布领投1XTechnologies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融合,开启全球仿人机械臂新时代。睿尔曼站在时代科技的前沿,与全球顶级的科技创新企业几乎在同一起跑线。
北青报记者在睿尔曼听完对人形机器人手臂的介绍之后,参观了附近的北京首个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睿尔曼的人形机器人正在这里接受人工训练。这里位于首钢园金安科幻广场科幻产业创新中心4号楼3层,3000平方米的空间里十大场景同步启动,在每个展区都是真实运转的微型生态理疗舱里,柔性超轻量仿人机械臂正精准按摩穴位。走进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多模态动作数据正通过操作员的动作被采集和输出。“一个数据采集的操作员,一天大概可以产生100到200条数据。”
这里将科幻场景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智能餐饮区,拥有智能机械臂的机器人可以现场制作香浓咖啡,它还学会了咖啡师的手艺,完成精美拉花。智能生活区更是场景多样,农业机器人将成熟的番茄采摘下来放进篮子,收纳机器人在床边整理被单,还有清洁机器人在卫生间洗刷马桶、池子,管家机器人在阳台浇花等等。“具身智能的落地,其实遇到一个虚拟到现实的鸿沟,我们想通过真实数据作为切入点,解决这个技术瓶颈。”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负责人张钦锋介绍。
北青报记者看到,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有上百位负责训练机器人的操作员。怎样才能应聘成为机器人的“老师”?张钦锋表示,这些操作员所有的训练都是为人形机器人收集数据,他们负责去教机器人怎么操作,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时候,系统会记录相关的数据,这些数据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反哺给大模型,让模型迭代。对于操作员自身的素质,中心更看重其对该行业的兴趣以及是否真的希望机器人走进人的生活场景,希望这个行业快速落地。“目前这些操作员大多是来自高校的实习生和学生。”
数据训练项目部署了100台高自由度双臂升降机器人、100套具身数采设备、50PB级具身数据算力中心,以及动捕设备、VR设备等,搭建家庭康养、特种作业、新零售、汽车装配、机器人新餐饮、3C电子工厂等十大实景场景,打造涵盖“多场景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应用验证”全链条功能的智能化训练场,精准采集家庭、工业、医疗等场景的具身操作数据,开展大规模数据处理与模型训练。同时,构建虚实融合场景库,覆盖服务、制造、康养等领域,建立“数据标注-模型迭代-场景反馈”全流程验证机制,确保技术适配性与可靠性。
据了解,该中心将有助于解决“跨场景数据通用性不足”“仿真环境与真实场景差距显著”“行业缺乏标准化数据格式与高效闭环迭代生态”三大机器人产业核心痛点问题。未来中心将面向家庭服务、工业制造、医疗康养、新零售等场景,提供数据服务、模型开发与授权、场景解决方案等核心服务,实现年数据交易超100万条,落地行业解决方案超50项,推动机器人跨场景操作效率提升40%,降低企业研发成本30%。三年内预计形成50亿元规模的机器人数据服务市场,吸引超30家上下游企业落户。
睿尔曼正推动人形机器人加速走进人们的生活。4月1日,睿尔曼创始人兼CEO郑随兵携团队探访四季青敬老院,进行实地参观调研。据了解,四季青敬老院作为国家示范机构,将率先引入睿尔曼轻量化智能双臂护理机器人系统。郑随兵表示:“产品的设计理念始终以实用为导向,而非追求双足行走等技术噱头。例如,我们研发的机械臂采用轻量化设计,其0.05毫米的抓取精度可稳定完成喂餐、药品递送等对精细度要求极高的照护动作。”
北青报:石景山区涌现了一批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先进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又大都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石景山大约是一个怎样的分布?在整体经济中扮演何种角色?
石景山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近年来,全区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五经普”数据显示,全区共有民营企业28511家、占全部企业比重96.2%,其中,物美科技、畅游时代等13家企业入围2024年北京市百强民营企业,全区20家上市公司中15家是民营企业。总体来看,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区40%以上的收入和税收、50%以上的利润、60%以上的就业,已经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
石景山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首先是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宽准入、降成本,营造公平市场环境。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为各类主体提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其次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严格执行中小企业预留份额提高至40%以上要求,2024年预留中小企业采购份额达44.4%,其中预留给小微企业比例达70%。全面落实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优惠政策,给予小微企业10%-20%的采购项目评审价格折扣优惠,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获得政府采购合同份额。
石景山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石景山区开展全市首批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首个出台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若干措施和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以“免申即享”方式兑现贴息资金;设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代偿补偿资金池,出台全市首个区级推动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政策。设立7只子基金,“一产业一基金”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培育,出台促进科技孵化器高质量发展政策,全区孵化器、众创空间达20余家,服务企业超过2万家次。支持企业获评市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平台、示范基地,每万家中小企业配有国家级和市级示范平台、示范基地1.7个,位居全市前列。
北青报记者离开睿尔曼后,还探访了石景山区另一家科技企业北京元客方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客方舟”)。作为元客视界科技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元客方舟专注于元宇宙虚拟现实、Web3.0、沉浸式媒体、全息通信及计算光学成像等前沿技术服务。
元客方舟依托母公司在立体视觉技术领域的积累,通过光场重建、运动捕捉和XR虚拟拍摄技术,助力客户实现业内高质量、高效率的全栈式超写实数字人及虚拟演播内容制作服务,已成功应用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北京冬奥手语播报数字人、咪咕世界杯数智人、电影《飞向月球》等标杆项目,为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搭建起了坚实的桥梁。
此外,元客方舟还是北京市高精尖光场共性技术平台的建设运营主体。以超写实数字人制作为例,通过光场技术建模的数字人,不仅制作质量不受建模师、开云电竞官方网站绑定师水平等条件限制,还可将数字人模型绑定制作周期从3至4周缩短至2天。在2022世界杯大型赛事元宇宙数字内容节目创作中,平台技术助力支撑了世界杯报道,特别是在光场采集方面,制作形成了多个虚拟数字形象,如咪咕数智人米卢、虚拟手语主播“弋塘”等,为广大观众带来更沉浸、更多元的新体验。
在建轨道交通24号线是重庆首条全自动驾驶、首条采用云化物联网融合平台的轨道交通线公里。
近年来,新疆依托阿尔泰山、天山丰富的冰雪资源优势,推动冰雪产业集聚发展。
此次踏青节以“非遗”为主题,将二十四节气非遗文化与皇家园林春景深度融合,推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连日来,在山东烟台长岛海域,养殖工人驾驶船只开展贝类养殖、浮漂更换等海上生产作业,呈现出一派“海上春耕”的繁忙景象。
近年来,潼南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深入挖掘“油菜花经济”的潜力,以花为媒,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有效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