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牵引轻工业数字化转型
在呼和浩特市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工人在生产线上检查奶制品包装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摄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日前联合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重点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左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左右,打造100个左右典型场景,培育60家左右标杆企业,制定修订50项左右国家和行业标准,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成果。
专家认为,《实施方案》以数字化转型场景培育为牵引,以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为驱动,以数字化标准和人才建设为支撑,将促进轻工业梯次数字化转型,着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物质技术基础。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成为轻工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手。比如,伊利集团携手联想方案服务共同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打造混合式人工智能引领的“人智共创”。联想方案服务为伊利完成了多个数据模型构建,实现数据传输准确率100%。
浪潮数字企业总经理魏代森认为,作为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轻工业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需要充分发挥数据驱动、场景创新、技术赋能、开云电竞官方网站生态协同的价值。其中,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和基础性技术,带动企业智能应用场景创新,带来新的交互模式、更高的自动化水平、更强大的智能决策能力,也为轻工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赛迪研究院消费品工业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旭表示,从产业链环节看,人工智能技术能大幅提升产品智慧设计能力,实现供应链精准协同管理、赋予产品智能化功能等。随着居民消费场景加速变革、行业应用场景深入挖掘、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和专业大模型进一步推广,智能技术在轻工业渗透率将持续提高,也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轻工产业的竞争力,有效增强技术引领和主动布局能力,进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实施方案》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轻工业的创新应用,提出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行动”。其中强调,人工智能赋能应用要重点培育协同设计、智能生产、预防性维护等生产场景和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骑行等消费场景。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负责同志介绍,将支持家电、家具、照明等行业骨干企业,基于特定场景开展数据模型开发、应用测试验证,在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领域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鼓励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组织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场景化应用,重点培育协同设计、智能生产、在线检测、预防性维护、智慧营销等生产端场景和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骑行、智慧养老等消费端场景。
《实施方案》强调场景牵引轻工业数字化转型。赛迪研究院消费品工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许靖分析,轻工业涉及国民经济行业58个中类、206个小类行业,既包含典型流程型工业,也包含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细分领域工艺装备特点、企业转型基础等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家电、电动自行车等行业产品本身就具有数智化属性,产业链价值链长,应用场景丰富。因此,场景牵引是轻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着力点和内生动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负责同志介绍,轻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需以场景为牵引,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实现“数字场景—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梯次发展。为此,《实施方案》附录中给出了《典型场景清单》,梳理出数字化研发设计、柔性化生产制造、数字化质量检测、供应链协同管理和数字化营销服务五大典型场景,为轻工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路径指引。
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已涌现出诸多创新应用场景。比如,鲁花集团基于浪潮海岳软件打造的数字化平台,将复杂的销售业务场景从原来的11个操作步骤简化为一键完成,支撑跨组织、跨区域、跨业态以及上下游协同化运营,创新了线上线下多渠道良好互动销售模式。
“灯塔工厂”蒙牛宁夏工厂全面应用自动化设备、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平台等数智化技术,不仅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确保产品从源头到终端都经过严格的品质把控。
王旭建议,要坚持场景牵引与问题导向,瞄定产业消费双升级趋势,强化供需适配,有效畅通“技术—场景—产业”循环,加快培育一批优质服务商和先进适用、成熟易用解决方案。
近年来,轻工业数字化转型迈出坚实步伐。规上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逐年提升,家电制造、乳制品制造等部分细分行业龙头企业智能工厂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居民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定制化、场景化需求不断增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升级。预制化食品、智能家居、智慧养老等新赛道涌现,对柔性设计、智能制造、智慧功能及可追溯性等提出更高要求。
“数字化转型将带动模式创新、流程再造以及效能提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优化供给水平、打造知名品牌,为轻工行业巩固传统优势、培育新兴动力提供重要结合点和动力源泉。”王旭说。
《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实施数字化改造,形成“智改数转网联”数字生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轻工行业企业要积极落实《实施方案》,主动适应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赋能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基础。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张崇和介绍,中国轻工联将引导轻工行业企业,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运用数智技术强化质量管理,完善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卓越品质赢得市场信赖。持续开展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质量信得过班组和优秀质量管理者遴选,推广数字化转型标杆案例,推动行业提“智”增效。
《实施方案》聚焦轻工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中长期发展目标,部署开展“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引导轻工业实现更深层次产业变革。
“要坚持融合发展与安全可控。”许靖建议,推动轻工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转型,要加快先进技术装备规模化应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转型,提升产品本质安全水平。(记者 黄鑫)